农村土地&小农户放心干
前几天回村,村口的庄稼地看得我眼前一亮——以前东一块西一块的零散地块,现在好多都连成了大片,农机车在地里顺畅作业,比以前各家各户单独耕种规整多了。跟村干部唠嗑才知道,这是村里搞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不少乡亲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,自己要么在社里打工拿工钱,要么转身
前几天回村,村口的庄稼地看得我眼前一亮——以前东一块西一块的零散地块,现在好多都连成了大片,农机车在地里顺畅作业,比以前各家各户单独耕种规整多了。跟村干部唠嗑才知道,这是村里搞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不少乡亲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,自己要么在社里打工拿工钱,要么转身
郭家老宅的拆迁款刚打到共管账户,大姑姐就拎着行李堵门:“爸妈的房,女儿也有份。
最近农村的朋友们都在聊新“村村通”工程,不少人以为只是把泥巴路换成水泥路,其实这次的升级远超想象!2025年11月起,全国范围内启动新“村村通”建设,涵盖交通、数字、民生三大板块,还明确了占地拆房的4条红线。看着家乡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,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方便,
数字乡村建设中,人才外流是个扎心坎儿。据农业农村部2024年数字乡村人才发展报告,全国63%的行政村近3年流失超20%青年劳动力,其中80%是懂电商运营、会直播卖货的“本地精英”。万村乐培训的核心价值,就是用“精准摸需求-搭建成长路-算清收益账”三步法,把人留
“双11”前夕,通化市商务局围绕电商企业所需要的技术、政策等方面积极做好服务,从货源、物流、仓储、通讯等方面帮助企业做好准备、制定应急措施,引导电商企业诚信经营,要求参与企业全面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,积极引…
最近,农村地区“一户一田”改革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,不少传言称“参与就能领3000元补贴”“土地合并后租金翻倍”。作为惠及亿万农民的重要政策,“一户一田”究竟是什么?补贴真的能轻松到手吗?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真相,帮农民朋友算清这笔“土地账”。
上周回乡下老家,二叔拉着我念叨,村里要把东一块西一块的田地拼起来,村口踩了半辈子的泥巴路也要铺水泥了。他说这是中央推的"三改两不拆",现在全村人都盼着工程早点动工,连晚上乘凉时,大家聊的都是这事能带来啥好处。
“家里就2亩地,种点庄稼够吃不够花,要是承包期到了重新分,往后日子更没底。”山东农户老赵的担忧,曾是不少无地少地农户的心病。如今,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出明确答案——“扩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整省试点范围”,试点省份从3个扩至7个,覆盖2.8亿亩
2025年秋末,乡村振兴领域传来重磅消息: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正式实施,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各项新政加速落地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达1770亿元,较去年再增5个百分点,其中近六成投向基层民生与产业发
在山西省介休市“中国—盖茨基金会农村基本卫生保健项目”试点村,介小康(慢病网格员)、介小医(亲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员)、介小健(民生网格员)如同齿轮般精准咬合、相互配合,做好村民健康“守门人”,让“早预防、少得病”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。
中国农民正经历一场静默革命:当河南老农王建国把分散在4个地块的5亩地,换成村南头一整块连片机耕田时,他不会想到,这场被称为“一户一田”的土地整合,正在改写中国农业的底层逻辑。从山东合作社的无人机连片作业,到安徽农户每亩成本直降200元的账本,这场变革撕开的不仅
近期“‘一户一田’每亩补贴3000元”的说法在农村地区传播,但对照各地政策文件会发现,这一表述存在明显偏差——3000元/亩并非全国统一标准,且多数地区实际补贴低于该金额。不过,“一户一田”的核心价值并非单一补贴,而是通过“小块并大块”的统一耕种模式,从成本、
近期不少农村地区的社交群里问“一户一田定了,每亩补贴3000元?”“土地统一耕种要全面落地?”有人盯着“3000元补贴”算收益,有人担心自家零散地块会被“强制收回”,也有人对政策内容一知半解,只跟着传言焦虑。事实上,“一户一田”并非全新政策,早就在安徽、河南、
一、集体新农村是指通过整合农村资源,发展集体经济,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模式。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农村改革实践,旨在解决小农经济效率低、城乡差距大等问题。当前,随着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,集体新农村成为热点议题。但实施路径需结合地方实际,并非一刀切。
近期不少农村地区流传“‘一户一田’要全面推行,每亩补贴3000元,以后土地要统一耕种”的说法,不少农户既期待补贴落地,又担心土地权益受影响。事实上,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“推进‘一户一田’试点、优化土地规模化经营”,但传言中部分细节存在偏差。本文结合农业
咱们常听村干部吐槽“政策文件贴了公告栏,村民却说没看见;补贴发放明细公开了,又有人问‘钱到底到谁手里’。”这不是个别现象。据农业农村部2024年全国村级事务透明度调研报告,63%的村民认为“村务公开不及时、渠道单一”是治理最大痛点,38%的村干部坦言“信息传递
常说“贵人改命”,但对属兔人来说,真正能改变一生的贵人,从不是玄学里“从天而降的福星”,而是在人生关键节点,能给你方向、支撑、推力的三种普通人。他们的帮助,藏在政策红利的解读里、低谷时的陪伴中、突破舒适区的倒逼下——每一份“改变”,都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际助力
农民最惦记的头一件,就是承包期还能不能续。之前总有人犯嘀咕,“这地种着种着,万一到期收回去咋办”,尤其是那些刚花大价钱买了农机、建了大棚的农户,心里总悬着。现在政策直接说死了,第二轮承包到期后,稳稳再延长30年,而且不管家里添了新生儿还是有人外出打工,承包的地
基层治理千头万绪,群众诉求多元多样。怎样把大家的声音听进去、把实事办到心坎上?永宁镇党委率先在吴坊营、北关、河湾、阜民街、孔化营等村开展试点工作,建设“永事好商量”协商议事平台。
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基层强则国家强,基层安则天下安,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。”